中国为何如此拼命发展军事装备?因为我们深知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道理,且这一理念从中国的历史中已经深深植根。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,我们的历史书常常把五千年的文化遗产轻描淡写,而那段百年屈辱历史,却被刻画得极为生动。那段过去让我们无法释怀,激起了我们深切的担忧——我们绝不愿再度重蹈覆辙。
我们深知,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,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”。我们惧怕再度陷入如88年前那般积贫积弱的状态,害怕这片热土再度陷入血海。即便不说那段百年屈辱史带来的深远影响,近年来,我们依然屡遭打压,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强烈的愤慨。
1993年“银河号”事件发生时,美国在公海上将中国的货轮阻滞整整33天;1999年,北约在轰炸南联盟的过程中,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;2001年,南海撞机事件中,我国飞行员王伟在最后时刻留下了感人的遗言:“收到,我已无法返航,你们继续前进。”这些事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,必须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,保障国家的尊严和安全。
展开剩余79%而24年后的今天,克什米尔的夜空被炸弹火光撕裂。中国研发的PL-15E导弹划破天际,精准命中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机,将其炸成一团火球。曾经印度空军认为这架战机是“抗衡中国歼-20的秘密武器”,但如今面对中国的歼-10CE战机,阵风竟成了“靶机”。法国《费加罗报》痛惜地写道:“我们教会了印度飞行,而中国则教会了巴基斯坦如何打下来。”
从1986年1月开始,经过长时间的论证与评审,中国的“成飞”提出了鸭翼式气动布局方案,最终使得歼-10战机的“10号工程”正式立项。这一战机的研发过程,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,具有划时代意义,并被称为“争气机”。歼-10的首飞在1998年,距今已经27年,而歼-10C的研发始于2010年,主要优化了航电系统、武器兼容性和隐身能力,成为一款空中优势极其强大的战机,具有制空和对地、对海精准打击能力。
2013年底,歼-10C的原型机成功首飞。2017年7月,它在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,并于2018年正式列装。而巴基斯坦空军的歼-10CE版本,则为歼-10C的出口型。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?主要体现在兼容性上,歼-10CE需要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作战体系对接,因此在电子战系统、雷达参数等方面有所简化,且侧重于超视距打击。而歼-10C是中国空军的自用型,完全适配中国的作战体系,保持了所有自主研发的航电系统,甚至包括歼-20上使用的氮化镓雷达技术。
回顾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空战,巴基斯坦副总理表示,他们并未对印度空军进行“全歼”,只是象征性地击落了六架飞机,警告印度不要继续挑衅。这一举动无疑是“杀人诛心”。而2024年1月,巴基斯坦空军驾驶的歼-10CE战机以9:0的成绩,完胜欧洲联合研制的“台风”战机,展现出强大的空战实力。这也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在面对印度的“阵风”战机时,毫不畏惧,底气十足。那么,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机真如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吗?
法国的达索公司不仅是航空工业的翘楚,还是独立的军事航空产业链核心。从发动机制造到航电系统研发,法国整合了整个军工产业,形成了强大的自主能力,几乎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。“阵风”战机便是这项自主研发的代表,其多用途设计让它不仅能执行空战任务,还能进行对地打击、核威慑,甚至在航母上起降。凭借这一全能性能,法国成为了北约唯一无需采购F-35的国家。2022年,印度购买了36架“阵风”,并在2024年进一步追加了26架。
尽管“阵风”战机造价高达2.4亿美元,印度依然认为它可以成为歼-10的对手。然而,在实际战斗中,“阵风”战机面对歼-10CE时,成了“靶机”。这不仅是技术参数的差距,更是空战体系之间的压倒性差距。巴基斯坦空军通过整合现代空战体系,包括“阵风”、俄罗斯的苏-30和米格-29战机,以及俄罗斯的S-400防空系统和以色列的“费尔康”预警机,形成了强大的作战合力。
现代空战的关键是超视距打击和先进的空对空导弹。在这场印巴空战中,巴基斯坦的空中作战体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。ZDK-03预警机、PL-15E导弹和歼-10CE战机的完美配合,让“阵风”战机无从逃脱。ZDK-03能够在极复杂的战场环境下,迅速发现敌机并进行精准引导,而PL-15E导弹更是凭借其远程打击能力,迅速锁定目标,将“阵风”击落。
从这场空战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工的强大,尤其是在空战体系的建设上。中国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取得了突破,更在作战思维上重新定义了现代空战的规则。如今的中国,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,我们清楚地明白,尊严只能通过强大的武力捍卫,真理也只存在于我们装备的射程之内。
发布于:天津市